投资人张家豪两会报告深度解析——首提“人工智能+”释放了什么信号

发布日期:2024-05-27 浏览次数:32

“人工智能(AI)”是今年全国两会上备受关注的热议话题。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并首次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投资人张家豪对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人工智能+”主题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其意义不仅是一个技术革新的信号,更可被视为推动中国从“互联网时代”迭代升级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前瞻性、整体性政策设计。

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张家豪表示,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也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谁能牵住人工智能这只“领头羊”,谁就能靠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激发更多新质生产力,在重塑全球竞争新格局中掌握关键引擎。

报告中提到的“加快发展数字经济”,无疑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他认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在于数据的积累、处理和应用,而人工智能正是这一过程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

在解读“人工智能+”的内涵时,张家豪强调了其跨界融合的特性。从“人工智能”到“人工智能+”,一字之差,背后反映出从技术到应用的拓展。人工智能+并非简单地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各个领域,而是要实现技术与应用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他举例说明,人工智能+医疗可以极大地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人工智能+教育则能够实现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推荐,这些都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实际变革。

张家豪进一步分析了人工智能+在中国发展的机遇。他认为,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数据资源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政府对于人工智能的支持政策,如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法规制定,都为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他看来,中国完全有能力在全球人工智能+的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然而,张家豪也提醒道,人工智能+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技术的快速迭代要求企业不断投入研发,而应用场景的多样化则需要企业在市场洞察和需求把握上下功夫。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这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和伦理标准。

在谈及个人投资者如何把握人工智能+的时代机遇时,张家豪表示,从“五维思维”——实业思维、金融思维、政治思维、社会思维和人性思维的角度去考量,人工智能产业具有巨大的投资潜力。

据行业数据统计,2023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市场规模已达到3200亿元。随着新基建和新经济的推进,AI技术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深化。预计到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产业市场规模将增至4500亿元,并带动相关产业市场规模达到16648亿元。

在人工智能投资领域,2018-2021年投资额持续增长,2021年投资额达到峰值3477.27亿元。2023年,人工智能领域投资投资总额也达到近3000亿元。

首先,技术创新是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技术的不断突破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人工智能公司的估值水平也在不断提升。这为投资者提供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估值提升的机会。

其次,政府对人工智能行业的政策支持也是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次“人工智能+”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国家将加强顶层设计,将这一领域打造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投资者应关注那些在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研发上有深厚积累的企业,同时也要密切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情况。他强调,投资不仅仅是资本的投入,更是对未来趋势的预判和对创新价值的认可。

作为人工智能投资界的领军人物,张家豪对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的革新及其产业化进程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关注与热情。他创建了规模达10亿美元的产业投资基金,旨在推动人工智能行业的繁荣。被誉为中国的“人形机器人领军企业”的优必选科技,张家豪凭借其独到的洞察力和卓越的投资眼光,为其提供了关键的天使投资支持。至2023年底,优必选科技成功在香港交易所上市,市值迅速攀升至1300亿。

张家豪与优必选创始人周剑(左)

2022年底,随着ChatGPT引领的AI热潮风靡全球,张家豪迅速进行了深入的市场研究并制定了全面的战略布局,据悉,张家豪及其团队和旗下基金已经投资了众多的人工智能企业,包括海天瑞声、初灵信息、三六零、因赛集团、梦网科技、东港股份,以及云从科技、科大讯飞、中文在线、拓尔思、极光、有道、知乎等,这些公司在他的投资版图中均占有重要地位。

张家豪凭借精准的投资策略和卓越的领导力,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助力了众多创新企业的崛起。他对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的深刻理解和坚定信念,使他在这一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并对整个行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